玉米缺素癥
缺氮
癥狀:幼苗矮化、瘦弱、葉叢黃綠;葉片從葉尖開始變黃,沿葉片中脈發展,形成一個“V”形黃化部分;致全株黃化,后下部葉尖枯死且邊緣黃綠色;缺氮嚴重的或關鍵期缺氮,果穗小,頂部籽粒不充實,蛋白質含量低。
原因:是因有機質含量少,低溫或淹水,特別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現缺氮癥。
缺磷
癥狀:嫩株敏感,植株矮化;葉尖、葉緣失綠呈紫紅色,后葉端枯死或變成暗紫褐色;根系不發達,雌穗授粉受阻,籽粒不充實,果穗少或歪曲。
原因:低溫、土壤濕度小利于發病,酸性土、紅壤、黃壤易缺有效磷。
缺鉀
癥狀:下部葉片的葉尖、葉緣呈黃色或似火紅焦枯,后期植株易倒伏,果穗小,頂部發育不良。
原因:一般沙土含鉀低,如前作為需鉀量高的作物,易出現缺鉀,沙土、肥土、潮濕或板結土易發病。
缺鈣
癥狀:當土壤缺鈣時,幼苗葉片不能抽出或不展開,有的葉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狀,植株呈輕微黃綠色或引致矮化。
原因:是因為土壤酸度過低或礦質土壤,pH5.5以下,土壤有機質在48mg/kg以下或鉀、鎂含量過高易發生缺鈣。
缺鎂
癥狀:幼苗上部葉片發黃。葉脈間出現黃白相間的褪綠條紋,下部老葉片尖端和邊緣呈紫紅色;缺鎂嚴重的葉邊緣、葉尖枯死,全株葉脈間出現黃綠條紋或矮化。
原因: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鎂,含鉀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鎂量減少土壤易發病。
缺硫
癥狀:植株矮化、葉叢發黃,成熟期延遲,與缺氮癥狀相似。
原因:酸性沙質土、有機質含量少或寒冷潮濕的土壤易發病。
缺鐵
缺硼
癥狀:嫩葉葉脈間出現不規則白色斑點,各斑點可融合成白色條紋;嚴重的節間伸長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絲。
原因:干旱、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現缺硼癥。
缺鋅
癥狀:玉米缺鋅的癥狀是白苗、花葉,有白花葉病之稱。一般從四葉期開始,新葉基部的顏色變淡,呈黃白色。五至六葉期時,心葉下1~3葉出現淡黃和淡綠色相間的條紋,葉脈仍綠,基部出現紫色條紋。10~15天后,紫紅色條紋逐漸變為黃白色,葉肉變薄,似白苗。嚴重時,遠看全田一片白。缺鋅的玉米植株矮化,節間縮短,葉枕重疊,頂端似平頂。嚴重者白色葉片逐漸干枯,甚至整株死亡。拔節后葉色逐漸轉淡綠,喇叭口期,中下部葉片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,叫花葉?;咳~片重新變白,呈半透明狀。抽雄后,自下而上呈花葉狀。植株發育受阻,抽雄和吐絲都比正常植株遲2~3天,空稈多,果穗缺粒禿尖。
原因:
癥狀:玉米缺鋅的癥狀是白苗、花葉,有白花葉病之稱。一般從四葉期開始,新葉基部的顏色變淡,呈黃白色。五至六葉期時,心葉下1~3葉出現淡黃和淡綠色相間的條紋,葉脈仍綠,基部出現紫色條紋。10~15天后,紫紅色條紋逐漸變為黃白色,葉肉變薄,似白苗。嚴重時,遠看全田一片白。缺鋅的玉米植株矮化,節間縮短,葉枕重疊,頂端似平頂。嚴重者白色葉片逐漸干枯,甚至整株死亡。拔節后葉色逐漸轉淡綠,喇叭口期,中下部葉片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,叫花葉?;咳~片重新變白,呈半透明狀。抽雄后,自下而上呈花葉狀。植株發育受阻,抽雄和吐絲都比正常植株遲2~3天,空稈多,果穗缺粒禿尖。
缺錳
癥狀:幼葉脈問組織慢慢變黃,形成黃綠相間條紋,葉片彎曲下披,別于缺鎂。
原因: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邊的田塊,錳易被淋失。生產上施用石灰過量也易引發缺錳。
缺鉬
癥狀:幼葉凋萎,邊緣枯死。玉米缺鉬時首先在老葉上出現失綠或黃斑癥狀,葉尖易焦枯,嚴重時根系生長受到抑制,形成大面積植株死亡。脈間葉色變淡、發黃,葉片易出現斑點;老葉先出現癥狀,新葉在相當長時間內仍表現正常;籽粒皺縮,成熟延遲。
原因:由黃土母質發育的土壤和酸性有機質土;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;施用磷肥后,作物需鉬增加,易缺;硫與錳的過量施用,會加重缺鉬;強酸性土壤,偏施氮肥或遇低溫,土壤有效鉬減少。
缺銅
癥狀:玉米缺銅與缺鐵的葉片癥狀相似,新葉發黃,葉尖枯死,莖稈松軟易倒伏,老葉的葉緣枯死(與缺鉀的癥狀類似),果穗形成受影響,籽粒稀少或不結實。
原因: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和泥炭土,土壤PH高,銅的有效性降低;氮肥施的過多,也會引起缺銅;有的品種耐銅缺乏能力差;施用石灰過量的酸性土。
防治缺氮
施足基肥,結合春耕地面撒施或條施化肥,如尿素、硫銨、氯化銨和碳酸氫銨等,一般每畝施純氮4~5kg。最好把農家肥和化肥混合在一起作基肥,以提高化學氮肥的利用率和土壤氮素的供給能力,延長肥效期。在苗期和抽雄期每畝施純氮5~7.5kg??稍谟衩赘?~10cm遠,開6~10cm的溝,或挖6~10cm深的坑,把肥料撒在溝內或坑內,立即覆土蓋嚴踩實。
玉米苗期發現氮缺乏引起缺素癥時,可葉面噴施1.5%的尿素水溶液,迅速補氮。
防治缺磷
對缺磷的土壤(速效磷10mg/kg以下為極缺磷,10~20mg/kg為中度缺磷)增施農家肥或磷肥,可預防缺磷癥。農家肥、鈣鎂磷肥或磷礦粉可撒施,重過磷酸鈣和磷酸二銨可條施,一般每畝施純磷5~10kg。
苗期易缺磷的地塊,可用磷酸二銨等水溶性磷肥作種肥,每畝施純磷2~3kg,在播種前將磷肥條施在播種溝中,注意種子與肥料要隔離開。
營養生長期間缺磷,可葉面噴施過磷酸鈣、重過磷酸鈣或磷酸二銨,濃度為1%~2%,也可以在植株旁邊開溝追施磷肥,但效果不及葉面噴施。
防治缺磷
對缺磷的土壤(速效磷10mg/kg以下為極缺磷,10~20mg/kg為中度缺磷)增施農家肥或磷肥,可預防缺磷癥。農家肥、鈣鎂磷肥或磷礦粉可撒施,重過磷酸鈣和磷酸二銨可條施,一般每畝施純磷5~10kg。
苗期易缺磷的地塊,可用磷酸二銨等水溶性磷肥作種肥,每畝施純磷2~3kg,在播種前將磷肥條施在播種溝中,注意種子與肥料要隔離開。
營養生長期間缺磷,可葉面噴施過磷酸鈣、重過磷酸鈣或磷酸二銨,濃度為1%~2%,也可以在植株旁邊開溝追施磷肥,但效果不及葉面噴施。
防治缺磷
播前增施硫酸鉀、氯化鉀或含鉀復合肥,作基肥撒在玉米種植行的兩側,一般每畝用純鉀5~10kg。施農家肥或秸稈還田是最好的措施,各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。
營養生長期間發現缺鉀時,可追施硫酸鉀或氯化鉀,一般每畝4~5kg。
防治缺鈣
可葉面噴施0.5% 氯化鈣或硝酸鈣溶液 1~2次。
或用1%~2%的硝酸鈣水溶液施入土中。
防治缺鎂
葉面噴施0.5% 硫酸鎂溶液 1~2 次。
酸性缺鎂土壤,施用鎂石灰或硫酸鎂等化學肥料,配施有機肥料、磷肥和硝酸肥如硝銨,有利于發揮鎂肥的效果。
防治缺硫
用硫酸銨0.3%~0.5%濃度的水溶液噴于葉面,不能與堿性肥料混用。
防治缺鐵
可用0.1% ~0.5%濃度的硫酸亞鐵溶液和0.05%的檸檬酸溶液一起噴于黃化的植株上,但因其顯酸性,必須和氮素肥料的噴施間隔7~8天。
防治缺硼
苗期至拔節期畝噴施0.2%硼砂溶液50~75公斤。
防治缺鋅
玉米播種前用1~2kg硫酸鋅/畝與農家肥一起作基肥施用,或每千克種子用2~3g硫酸鋅作種肥。
生長期間用0.15%~0.20%硫酸鋅溶液進行噴施,通常連噴2~3次。
防治缺錳
使用濃度為0.05%~0.1%硫酸錳溶液,在開花期噴施效果好
防治缺鉬
可用0.03%的鉬酸銨溶液浸種或每公斤種子用2~4克鉬酸銨拌種。
生長期缺鉬可葉面噴施0.05%的鉬酸銨溶液。
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,能使鉬有效性增加。
防治缺銅
基施,每畝施用硫酸銅1~2公斤,可維持l~2年;
噴施,用0.1%硫酸銅溶液在苗期和拔節期各噴1~2次;
拌種,用0.5克硫酸銅拌玉米種子1公斤。
*總之,采用有機肥和氮磷鉀復混肥配合施用,適時補充微肥的平衡施肥方法,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缺素問題。